top of page

​搜索文物

以空白搜尋找到 199 個結果

  • 晚清花窗

    < 返回 晚清花窗 60cm×4cm×141.5cm 木 藏品信息 由于镂雕内部景物用刀空间的限制,只能依靠扩大入刀方向的方法来克服操作上的困难,所以镂雕景物的设计要求最好是多面透空。一般来说,透空的方向愈多,空洞愈密,镂雕就愈易,效果也就愈佳。镂雕的程序是先外后内,待外层景物及其他衬景的打坯、凿坯工序全部结束之后,才能进行镂雕。 工艺特点 镂空雕是传统木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法,有时候也被俗称为“透雕”。 这种雕刻手法非常讲究,就是掏空内里使画面错落,有前后景,画面立体,层次分明。 分类 建筑装饰, 门窗隔扇, 透雕, 门窗, 花鸟虫兽, 动物神兽 < 返回 尺寸 60cm×4cm×141.5cm 特性 木

  • 四大天王之持国天王

    < 返回 四大天王之持国天王 7.5cm×21.2cm 圆雕 藏品信息 本件藏品为四大天王之持国天王,“持国”意为慈悲为怀,保护众生,护持国土。住须弥山白银埵,身为白色,穿甲胄,印度式造像,手持宝刀,在中国佛教形象,手持琵琶或阮琴 ,有两义:一、弦乐器松紧要适中,太紧则易断,太松则声不响,表行中道之法;二、是主乐神,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。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,以乾闼婆、紧那罗、富单那、毗舍阇等为部众(多是八部众中的音乐神),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。汉地认为祂手持的琵琶代表‘风调雨顺’中的‘调’。 工艺特点 本藏品头戴高冠,头顶束髻,冠上镂雕盘枝莲花,脸型方圆,五官立体,肌肉遒劲,表情丰富,双眼多怒目圆睁,鼻梁宽而短,嘴唇丰厚,展现出恫吓一切邪异的刚猛形象。身穿盔甲、护膝、护腕,并披天衣。驱体厚实,四肢粗壮,极具体量感。天王所著服饰的布帛翻动流顺,衣褶襞面立体,线条灵活。手臂或扬或止,静中有动,颇具威猛凌厉之气。 分类 圆雕, 具象器物, 神话宗教, 供奉神像, 宗教民俗, 人物 < 返回 尺寸 7.5cm×21.2cm 特性 圆雕

  • 土家族万字八勾纹锦

    < 返回 土家族万字八勾纹锦 187cm×110.5cm 锦 藏品信息 此幅土家族万字八勾纹锦,两端由黑色棉布镶边,中段由三块窄幅织锦拼接而成。织锦主体纹样为古老的八勾纹,单八勾纹斜向反复连续构图,在棕黄底色的衬托下,纹样显得明快清晰,繁而不乱,具有深沉古朴之美,中心面为斜织,边饰有“卍”字纹。织锦两端挡头为猴子手纹,平织而成。因生活在大山的猴子与依山而居的土家人相对亲近,因此将其作为一种民族的象征来表现,天然自成,富有意趣。 工艺特点 土家锦是湘西土家族的传统手工艺品,当地人称为“土锦”或“西兰卡普”。其质地厚实、经久耐用,一般多用蓝色或黑色纱线为底线,再用五色丝线织出各种图案,色彩清新和谐。湘西土家族妇女用斜织机织出土家锦,织造时用一手织纬一手挑花,花纹和换色都极为灵巧。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,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、染色、倒线、牵线、装筘、滚线、捡综、翻篙、捡花、捆杆上机、织布、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,另以"反织法"挑织成图案花纹。 分类 锦 < 返回 尺寸 187cm×110.5cm 特性 锦

  • 三鱼人字纹双层斗笠

    < 返回 三鱼人字纹双层斗笠 45cm×13cm 竹 藏品信息 竹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,竹编工艺精美。样式和外观多种多样且造型优美,色泽度上古雅。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讲究的是精细,造型也很别致。竹编作为民间日用生活用器,其装饰方式反映出或雅致或朴素的民间审美观念。从配色上看,竹编呈现出天然的金黄色,深受百姓喜爱。制作不等的竹编适应了武陵山地区人民群众的需求。 工艺特点 竹编有一大特点是其竹编部分极为精细,达到细如发、薄如绢的程度。选用极细的篾丝,显经隐纬,经竹略微粗厚,纬竹则细薄如丝。挑压纬丝立骨成器,每寸排篾百余根,细密紧实、编制精密。圆形器坯是由竹篾直接编制而成,方形或多角形的是由多片竹编粘合而成,转角结合处做成倭角形,缝隙内填上麻布、漆灰固定,口部用多层竹片装饰固定,经久耐用,典雅细丽,精致美观。 分类 出行装备, 风雨斗笠, 庭院田间 < 返回 尺寸 45cm×13cm 特性 竹

  • 针线小簸箕

    < 返回 针线小簸箕 10cm×5cm 竹 藏品信息 竹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,竹编工艺精美。样式和外观多种多样且造型优美,色泽度上古雅。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讲究的是精细,造型也很别致。竹编作为民间日用生活用器,其装饰方式反映出或雅致或朴素的民间审美观念。从配色上看,竹编呈现出天然的金黄色,深受百姓喜爱。制作不等的竹编适应了武陵山地区人民群众的需求。 工艺特点 竹编有一大特点是其竹编部分极为精细,达到细如发、薄如绢的程度。选用极细的篾丝,显经隐纬,经竹略微粗厚,纬竹则细薄如丝。挑压纬丝立骨成器,每寸排篾百余根,细密紧实、编制精密。圆形器坯是由竹篾直接编制而成,方形或多角形的是由多片竹编粘合而成,转角结合处做成倭角形,缝隙内填上麻布、漆灰固定,口部用多层竹片装饰固定,经久耐用,典雅细丽,精致美观。 分类 物件收纳, 小物收纳, 卧室 < 返回 尺寸 10cm×5cm 特性 竹

  • 湘西苗錾花银项圈

    < 返回 湘西苗錾花银项圈 19cm×23.5cm | 459g 錾花, 银 藏品信息 这件藏品为湘西通道县苗族地区的银錾花项圈,是苗族女子不可缺少的银饰之一。此项圈长19cm,宽23.5cm,重459g,材质为银。此件银项圈在图案装饰上运用独特的錾花工艺,在项圈衔接的部分采用了拧花工艺,制作极为细致精巧。银錾花项圈上饰有花卉、青蛙等丰富的图案。青蛙是苗族常见的装饰图案,利用錾子把装饰图案錾刻在银项圈表面,通过敲打使金属表面凸起和凹陷,并且将图案的立体效果表现出来,力求逼真,纤毫毕现。苗族人民普遍把青蛙当作护子神灵外,还当做生殖繁衍神,表达多子多福,金玉满堂的愿望。所以苗族银饰中经常以青蛙图案作为装饰图案,是一种吉祥象征深深铭刻在苗族人民的心里。湘西苗族妇女喜戴银饰,因为它是吉祥、光明、美丽,富有的象征。每当节庆之时,有的苗族妇女从头到脚全身缀满了银饰品,琳琅满目,熠熠生辉。 工艺特点 这件藏品在项圈部分运用了錾花的工艺手法。利用錾子把装饰图案錾刻在银饰表面,通过敲打使银表面凸起和凹陷,并且将图案的立体效果表现出来,做出起伏的浮雕效果。錾花工艺的具体方法是先用錾子将金属表面凿成线形的图案,确定大致造型,然后用錾子从金属板的表面进行加工,通过敲陷和顶起的方法做成造型,使我们从金属板的正面看有起伏的浮雕效果。在整个錾花过程中,凸起和凹陷是交替进行的,凹陷必须配合凸起。通用工具称为錾子,錾花时金属板置于錾花胶、沥青或铅块上。藏品在项圈衔接的部分采用了拧花工艺,制作极为细致精巧。实心拧花制成卷曲造型,样式古朴简练,艺术风格简洁。 分类 首饰 < 返回 尺寸 19cm×23.5cm | 459g 特性 錾花, 银

  • 雕花窗板

    < 返回 雕花窗板 40cm×4cm×70cm 浮雕 藏品信息 刀法略显快利,磨工略显草率,装饰较厚重,不似一般木雕刻般精致。其妙处在于设计大胆,抛弃陈规,于粗犷中不乏细腻的表现,对物象所包孕的精神内涵作了恰如其分的表达,在众多的木雕刻品中显现出独特的价值。 工艺特点 凿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,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中的造型细节,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。掘细坯先从整体着眼,调整比例和各种布局,然后将人物等具体形态及五官、四肢、服饰、道具等逐步落实并形成。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,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。打磨根据有些作品需要,将白坯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成细润光滑。刻毛发、饰纹用三角刀刻画毛发、饰纹。着色上光能起到加强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。 分类 建筑装饰, 门窗隔扇, 浮雕, 门窗隔板, 文字器物, 生活器物 < 返回 尺寸 40cm×4cm×70cm 特性 浮雕

  • 侗族双纱纺车

    < 返回 侗族双纱纺车 72cm×22cm×76cm 木 藏品信息 侗族有一项独特的纺纱技术,使用一架纺车可以同时纺出两根棉纱,本件藏品就是侗族的双纱纺车。相比普通手摇纺车,双纱纺车的纺线效率高出一倍,曾经是相当先进的纺纱设备。 工艺特点 纺线者坐高凳上,脚踩踏板带动纺车转轮,从而解放出了一只手。大转轮转动起来以后,通过机架上用细竹管和麻绳组成的小装置传动,可以同时带动两只线轴转动。操作者左手持着两根棉条,从中抽出持续不断的线来分别缠绕在两个线轴尖端,然后开始踩动踏板带动转轮直至线轴,此时操作者伸展左臂拉长线条借线轴的转动给纱线加捻,待捻度适中后用右手将捻好的一段拨到线轴尾端绕起,左手同时不间断地又拉出新的线条加捻,周而复始,绵绵不断。一根棉条用尽之后从新的棉条捻出线头来无痕接续上,线轴绕满取下装新的空线轴,这样就以双倍于普通纺车的效率纺出织布所需的纱线来。 分类 家具木雕, 桌椅寝具, 实用器物 < 返回 尺寸 72cm×22cm×76cm 特性 木

  • 土家族椅子花纹锦

    < 返回 土家族椅子花纹锦 106cm×113cm 锦 藏品信息 此幅土家族椅子花纹锦两端由黑色棉布镶边,中段由三块窄幅织锦拼接而成。织锦主体纹样为椅子花,各种不同形态的小花嵌装填空。在土家锦出现的大量用具纹饰中,椅子花是最难织造的,据说因其形近似民间木雕镂空的椅子背形态而得名。在织锦两端头织以几何山形纹,与中端紧密细腻的椅子花纹样相对比,整体松紧有度,配色柔和,层次丰富。 工艺特点 土家锦是湘西土家族的传统手工艺品,当地人称为“土锦”或“西兰卡普”。其质地厚实、经久耐用,一般多用蓝色或黑色纱线为底线,再用五色丝线织出各种图案,色彩清新和谐。湘西土家族妇女用斜织机织出土家锦,织造时用一手织纬一手挑花,花纹和换色都极为灵巧。在传统的织锦中,以柘蚕丝编织的土家锦特别引人注目。 分类 锦 < 返回 尺寸 106cm×113cm 特性 锦

  • 哨型人物雕版

    < 返回 哨型人物雕版 23cm×4cm×44cm 浮雕 藏品信息 通体采用浮雕工艺雕刻出人物、动物、树木等景致。雕刻技术娴熟,运刀如笔,有些部位雕刻多达五个层次,有效地增加了纹饰的立体感。人物形态栩栩如生,景色布局错落有致。 工艺特点 凿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,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中的造型细节,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。掘细坯先从整体着眼,调整比例和各种布局,然后将人物等具体形态及五官、四肢、服饰、道具等逐步落实并形成。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,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。打磨根据有些作品需要,将白坯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成细润光滑。刻毛发、饰纹用三角刀刻画毛发、饰纹。着色上光能起到加强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。 分类 家具木雕, 屏风装饰, 浮雕, 家居花板, 人物, 人物故事 < 返回 尺寸 23cm×4cm×44cm 特性 浮雕

image 186.png

© 2022 for Digital Scanning and Interactive Platform Design of Cultural Resources from Wuling Mountain

bottom of page